随着出国留学的人数越来越多,IB考试逐渐开始为人们所熟知,而考试开始前最重要的就是IB备考。IB考试主要由中文、数学、物理等科目构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IB中文课程的学习内容!
ib中文课程简介
一、ib中文课程的分类
ChineseA1(HigherLevel&StandardLevel)
ChineseA2(HigherLevel&StandardLevel)
ChineseB(HigherLevel&StandardLevel)
ChineseAB(SL)
二、ib课程介绍
1.ChineseA1课程(Groupl)
课程性质:属纯文学的母语课程。
教学对象:主要对象是母语特强、中学曾修读中华文学课程的学生。
课程的综合性:作品选读/写作/文学理论/文学史等四种文学课程的融合。
阅读为基础:15本(HL)或11本(SL)作品,分成四个不同的部分,各适用不同的考核要求。
考试:
校外-写作为主导(70%):
(1)世界文学作品论文(20%)
(2)诗歌或散文作品评论(25%)
(3)专题论文(EE)25%(至少4800字)
校内-口试为辅(30%):作品评述(15%)
作品片段评析录音口试(15%)
评核标准:学生对作品的思考、鉴赏和分析的能力。
2.ChineseA2课程(Group2)
课程性质:为双语文凭者开设的课程。课程兼备文学和语言两类。
教学对象:主要对象是母语较好的学生。

ib课程介绍的综合性:
(1)选读文学作品:六本(HL)、三本(SL)。
(2)A2和B课程的交叉之处:文化课题的选择部分,与B课程所包含的文化和语言现象研讨的课程性质,有相通的地方。
考试:
校外-写作(75%):
(1)(试卷一):两篇诗歌或散文作品的比较分析(25%)
(2)(试卷二):六选一的应题作文(25%)
(3)写作两篇,各占10%
校内-口试(30%):
(1)选题研讨评述(15%)
(2)作品评析录音口试(15%)
3.ChineseB课程(Group2):
课程性质:以语文教学为主。非常强调研讨中文所涵盖和体现的中国文化现象及实用性华语的学习,因而形成一般的华语中级课程不同的课程性质和要求。
教学对象:主要对象是有一般中学母语基础的学生。
课程的综合性:(1)B课程和A2课程的交叉之处:文化选题的研究部分性质相通。立足汉语,看世界、看社会、看中华民族,掌握语言,了解中国文化。
(2)Higher和Standard的区别:作文字数不同。
Higher课程–480字;Standard课程–300字。)
教学要求:听、说、读、写并重。
考试:
校外-写作,以阅读为基础(70%):
(1)(试卷一):四篇理解篇章,约57题(40%)
(2)(试卷二):不同文体的选题作文(30%)
校内-口试(30%):
(1)录音口试(15%)
时间分配和内容要求:
(a)自选话题(5分钟)–
(b)讨论话题(5分钟)
(c)一般话题(5分钟)
(2)对话(15%)
考试形式多样化,主要内容有:
(a)全班活动
(b)个别在班上报告
(c)根据录音、录像讨论
(d)小组讨论
(e)角色讨论
(f)默片讨论
(g)讨论电影、电视结局
4.ChineseAB课程(Group2):
课程的性质:华语初级课程。掌握基本的词汇和语法,常见的应用短文的写作;对中国文化现象的了解。
教学对象:主要对象为非华族,从未学习过中文的学生。
教学要求:听、说、读、写并重。
考试:
校外-写作,以阅读为基础(70%):
(1)(试卷一):各式应用文、短文以及作品片段的
阅读理解(40%)
(2)(试卷二):不同文体的选题作文(30%)
校内-口试(30%):
(1)录音口试(15%)
(2)对话(15%)
三、教师的自主性:
1.A1、A2作品书目的确定。
2.A2文化部分的选题和教材的准备。
3.B课程教材的选择和准备。
4.AB课程教材的选择和确定。
完全可以根据不同学校、不同教师各自的专长和不同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出决定。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IB中文课程的学习内容,希望考生们在备考中重视起来,除此之外,大家也要在平时多多积累词汇,打好备考技巧的基础。如果想要获取更多ib课程十大目标、ib物理试题等更多信息,大家可以线上咨询我们或继续关注网站更新的文章!


                                
                                
                                
                                
                                
                                
                                        